免费法律咨询热线:15507343555
Previous Next


想了解,套取农民工工资不构成诈骗罪吗?

时间:2025-07-16 20:55:56

套取农民工工资有可能构成诈骗罪,但具体是否构成该罪,需要结合实际情况,依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来判断。

   

   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

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,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:

    主观方面 :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。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,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。

    客观方面 :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。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,一是虚构事实,二是隐瞒真相;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。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,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;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,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。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,行为人获得财产,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。

   

    套取农民工工资与诈骗罪的关系

    可能构成诈骗罪的情形

   如果套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虚构农民工工作量、伪造工资表、冒用他人身份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本应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款项,且达到当地关于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(一般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),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罪。

   例如,包工头甲虚构了一批根本不存在的农民工名单和工作量,从施工单位骗取了几十万元的工资款并据为己有,这种行为就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。

    可能构成其他犯罪或不构成犯罪的情形

    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:如果是用人单位或雇主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或者以转移财产、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农民工的劳动报酬,数额较大,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,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,而非诈骗罪。

    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:如果只是在工资结算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差、争议或因财务流程问题导致的暂时资金占用等情况,没有非法占有目的,也未使用欺诈手段,则不构成诈骗罪。

   

   此外,套取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还可能涉及职务侵占罪、合同诈骗罪等其他罪名,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案件证据来准确认定。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