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法律咨询热线:15507343555
Previous Next


名誉权案件:1.因将讲她人辱骂我的事实做成笔记发布在朋友圈,后被起诉。但此笔记中无任何侮辱诽谤诋毁的话语,也没有侵犯隐私,但被原告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。2.朋友在三个百人群聊中分享了该笔记,传播了该笔

时间:2025-07-19 15:55:59

是否构成侵权的分析

   

    一般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

   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,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、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。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、声望、才能、信用等的社会评价。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,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件:

   1. 行为人实施了侮辱、诽谤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:侮辱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,毁损他人名誉;诽谤是指故意或过失散布某种虚假的事实,损害他人名誉。

   2. 受害人的名誉受到损害 :通常表现为社会评价降低。

   3. 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:即受害人名誉受损是由侵权行为导致的。

   4.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:包括故意和过失。

   

    结合本案具体分析

    关于笔记内容 :你将他人辱骂你的事实做成笔记发布在朋友圈,且笔记中无任何侮辱、诽谤、诋毁的话语,也没有侵犯隐私。从内容上看,似乎不存在直接侵害对方名誉权的行为。然而,如果笔记中的内容虽然没有明显的侮辱、诽谤词汇,但经过传播后,可能使他人对原告产生负面看法,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,也可能被认定为侵权。

    关于传播范围 :朋友在三个百人群聊中分享了该笔记,扩大了笔记的传播范围。传播范围的扩大可能增加对原告名誉造成损害的可能性。如果笔记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对原告的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,即使你主观上没有侵害原告名誉权的故意,但因你的行为(发布笔记)引发了后续的传播并造成损害后果,可能会被认定存在一定过失。

   

   综合来看,是否构成侵权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。如果笔记内容真实,且没有造成原告社会评价降低的实际后果,那么不构成侵权;反之,如果笔记内容虽无明显不当,但因传播导致原告社会评价降低,则可能构成侵权。

   

    应诉建议

   

    收集证据

    证明笔记内容真实性 :收集能够证明他人辱骂你的相关证据,如聊天记录、录音、证人证言等。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你发布的笔记内容是真实的,并非虚构或编造。

    证明未造成名誉损害 :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原告的社会评价并未因笔记的发布和传播而降低。例如,可以收集原告在当地社交圈子中的口碑、他人对原告的评价等方面的证据。

    证明传播情况 :了解朋友分享笔记的具体情况,包括分享的时间、群聊的性质(是否为特定行业群、兴趣群等)、群成员与原告的关系等,判断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。

   

    撰写答辩状

   在答辩状中,应明确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:

    说明笔记内容的真实性 :强调你发布的笔记是基于他人辱骂你的事实,并非故意诋毁原告名誉。

    说明无侵害故意 :表明你主观上没有侵害原告名誉权的故意,发布笔记只是为了记录事实或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
    分析未造成损害后果 :结合收集的证据,说明笔记的发布和传播并未导致原告社会评价降低,不构成名誉权侵权。

   

    积极出庭应诉

   在庭审过程中,要遵守法庭纪律,尊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。清晰、准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,回答法官的提问。可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,出示相关证据,以支持自己的主张。

   

    胜诉概率分析

   胜诉概率取决于多个因素:

    笔记内容真实性 :如果能够充分证明笔记内容真实,那么胜诉的可能性较大。因为真实的事实陈述一般不构成名誉权侵权。

    是否造成名誉损害 :如果有证据证明原告的社会评价并未因笔记的发布和传播而降低,那么胜诉的概率也会增加。

    证据的充分性 :收集的证据越充分、有力,胜诉的可能性就越大。如果证据不足,可能会影响法院的判决结果。

   

   总体而言,如果笔记内容真实,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未对原告名誉造成损害,那么胜诉的概率相对较大。但具体结果还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法院的审理判断。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