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 机:15507343555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微 信:15507343551
地 址: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光辉街1号汇海国际大厦14楼
时间:2025-04-25 09:32:20
一般情况下,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被判缓刑会被开除公职,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,以下为你详细分析:
法规依据
根据2020年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》第十四条规定,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(含宣告缓刑)的;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,刑期超过三年的;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,予以开除。
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,一般应当予以开除;案件情况特殊,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,可以不予开除,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。
具体情形分析
故意犯罪 :如果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是因故意犯罪而被判处缓刑,按照规定,应当予以开除公职。例如公职人员为谋取私利故意贪污受贿,触犯刑法被判处缓刑,这种情况就会被开除。
过失犯罪 :
- 通常情形: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(含缓刑),一般也会予以开除公职。比如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因疏忽大意导致重大责任事故,构成过失犯罪被判处缓刑,大概率会被开除。
- 特殊情形:当案件情况特殊时,对于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(含缓刑)的公职人员,可以不予开除而予以撤职,但必须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。这里的“案件情况特殊”法律并未明确界定,可能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、犯罪后果、公职人员一贯表现、对单位和社会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