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法律咨询热线:15507343555
Previous Next


想了解,合同诈骗主犯和从犯怎么认定?

时间:2025-05-02 21:29:38

在合同诈骗犯罪中,准确认定主犯和从犯对于量刑至关重要。以下从认定依据和常见情形两方面为你详细介绍二者的认定方法:

   

    认定依据

   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规定

    主犯 :组织、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,是主犯。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,是犯罪集团。对组织、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,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。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,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、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。

    从犯 :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,是从犯。对于从犯,应当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。

    具体判断因素

    作用大小 :在合同诈骗中,需判断各行为人对犯罪结果所起作用。起决定性、关键性作用的一般是主犯;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。

    行为方式 :实施了合同诈骗核心行为,如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直接骗取对方财物的,通常认定为主犯;协助实施部分行为,如帮助提供虚假证明文件、协助转移诈骗所得等,一般认定为从犯。

    主观故意 :主犯往往是犯意的发起者和主导者,具有强烈的犯罪故意和非法占有目的;从犯的主观故意相对较弱,可能是在主犯的教唆、胁迫或诱导下参与犯罪。

   

    常见情形

    主犯的常见情形

    策划、指挥者 :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,组织、策划、指挥合同诈骗犯罪活动。比如,某人组建了一个专门进行合同诈骗的团伙,制定详细的诈骗计划、分配成员任务、指挥诈骗行动的实施,该人就是主犯。

    主要实行者 :直接实施合同诈骗关键行为,在犯罪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人。例如,在诈骗过程中,负责与被害人签订合同、虚构事实骗取对方信任并获取财物的行为人。

    从犯的常见情形

    次要实行者 :参与了部分实行行为,但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次要作用。如在合同诈骗中,帮助主犯与被害人进行一些次要的沟通、传递文件等工作,但未直接实施关键的诈骗行为。

    帮助者 :为合同诈骗提供各种帮助,如提供犯罪工具、技术支持、场所,协助转移赃款等。例如,明知他人实施合同诈骗,仍为其提供虚假的银行账户用于接收诈骗款项,这种行为就属于辅助性质,行为人应认定为从犯。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