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法律咨询热线:15507343555
Previous Next


轻微伤在妨害公务罪中的法律定义是什么?

时间:2025-10-13 20:29:15

在妨害公务罪的语境下,轻微伤有着特定的法律意义与相关规定,以下从定义、鉴定标准、在妨害公务罪中的作用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:

   

    轻微伤的定义

   轻微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,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。

   

    轻微伤的鉴定标准

   在实践中,对于轻微伤的认定需要依据专门的鉴定标准,即2013年8月30日发布的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》,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人体不同部位、不同类型损伤构成轻微伤的具体情形。例如,面部软组织创、面部损伤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变、眼部挫伤、鼻骨骨折、上颌骨额突骨折等情形通常可被鉴定为轻微伤。

   

    轻微伤在妨害公务罪中的作用

    定罪方面 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,以暴力、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,构成妨害公务罪。这里的暴力行为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轻微伤,是认定构成妨害公务罪中“暴力”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。如果行为人的暴力行为仅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轻微伤,结合其采用暴力阻碍执行职务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,一般就可以认定符合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。

    量刑方面 :虽然造成轻微伤已可构成妨害公务罪,但轻微伤的具体情况会影响量刑。若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多处轻微伤,或者特定关键部位轻微伤,相比仅造成一处轻微伤害的情形,在量刑时可能会相对从重处罚。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